编者按:
2025年,哈尔滨东盛金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三十年之际,开展“我与东盛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来自各职场、各厂区的32篇投稿通过真挚叙事,真实呈现出全体东盛人“以企为家”,共筑“家”魂的奋斗图景,为集团三十年发展历程镌刻下温暖而有力的时光印记。
※※※※ ※※※※ ※※※※ ※※※※
握着方向盘的手还带着十年前刚进厂时的余温,电脑屏幕上销售订单的待处理字样映着“东盛金材”的LOGO——这是我在哈尔滨东盛金材的第4097天。
从货运司机到行政专员,从采购专员再到库管专员和生产专员。工位从厢货车驾驶室搬到了办公室,可我的骨子里还留着每个岗位打磨出的棱角。每个岗位看似各自转动,却共同咬合出平房工厂久违的心跳。
2014年进厂那天,行政部金大姐扔给我一串厢货车钥匙,她说:“以后厂区的厢货车归你使用,这辆车跟着你,就是你的饭碗。”哈尔滨初春七点多,我摸着方向盘上的霜花发动车子,排气管喷出的白雾在厂房灯光下像条游走的龙。头三个月,我一直处于从以前的维修工到现在货车司机职位的适应过程,这是我毕业以来的第二份工作。由于没有在工厂干过,很多流程我还是很陌生,但还好东盛平房工厂的领导和同事都很耐心地教我,我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工作。
作为司机的那三年,每次回来,我都会把耗时、行驶里程记在小本子上;后来,老“4088”厢货车的方向盘磨出了包浆,车漆经过日晒产生了局部脱皮,车厢板也经过了多次修补。它在2019年由于年限太久、维修费用高昂而光荣退役,换成了现在的新“4088”厢货车,又陪伴了我7年多。而那个记录里程的小本子也成了老“4088”在东盛留下的历史见证。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领导觉得我可以独立承担采购专员岗位。在与领导谈话后,我抱着方向盘发呆了半小时,心里忐忑,没做过这类文职工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我怀揣着这份忐忑搬进办公楼。打印机的嗡嗡声代替了引擎轰鸣,工位里飘着浓浓茶香,跟车间的机油味完全是两个世界。我的第一项任务是整理供应商多年来的采购合同。泛黄的纸张堆得比人高,公章模糊得像团墨渍。同办公室的同事说:“这活儿枯燥,你能熬住吗?”
熬不住也得熬!我把所有合同的编号、日期、采购明细挨个输入电脑,把合同按年份、供应商分类编号,每天下班前对着电脑核对每条信息。这次转岗后,我学会了用Excel做采购合同、比价单,办理财务报销手续等,实现了从方向盘到鼠标的华丽转身。
2020年,我的工作内容逐渐从单一从事厂区低值易耗品采购向大宗原辅材料采购转变。感谢这一转变过程中所有给予我帮助的领导和同事,做采购的三年,我跑遍了哈尔滨市各类配件市场,手机里存着200多个供应商电话。我的笔记本 上至今留着我写的“三比原则”:比质量——看检测报告;比价格——算全周期成本;比服务——查应急响应。
下班路上经过老厂车间,回想起压机运行时的轰鸣,那声音像首熟悉的交响乐。十年前那个握着方向盘的年轻人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么多岗位上留下指纹。当司机时学会的准时,让我在生产准备中从不错过交付节点;干行政时练出的细致,让我能从生产数据里揪出千分之一的异常;做采购时磨出的韧性,让我在设备抢修时能跟供应商砍到最优备件价;当库管时养成的条理,让我能把复杂的生产流程梳理得井井有条。
是东盛给了我多次突破的机会,我是众多东盛职工的代表,我的成长与蜕变伴随着东盛的腾飞与辉煌!我知道,不管在哪个岗位,把手里的事做到极致,就是给这台庞大的工业机器最好的润滑油。而那些在司机座上看过的黎明、在行政楼加过的夜班、在采购谈判桌上磨过的嘴皮、在五金库里数过的螺丝,最终都成了我看生产全局的经纬线——让我在齿轮与数字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